接下来的24小时里,研究中心变成了一个热闹的车间。

        技工团队分成三组,轮流进行休息和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有不少工匠似乎不需要睡眠一样,吴院士每次经过加工车间,都能看到他们专注工作的身影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,当吴院士再次走进会议室时,董传文和几位工匠正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,桌上摊满了图纸和小型样品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吴院士,”董传文抬头看向吴老,他的眼睛里面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很好,“我们已经有了初步方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指向全息投影,上面显示的不再是原始设计图,而是一个详细的加工流程图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传统方法是从一端开始按顺序加工。”陈立峰解释道,“但是我们发现这样做到最后时累积的误差会超标,所以决定换一种方式,先加工最复杂的中间部分,然后向两端延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吴院士仔细研究着这个方案:“但这样加工对于夹具的要求极高,如何保证基准面不会移动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设计了这个,”陈立峰从桌上拿起一个精巧的金属装置,“多功能定位夹具,可以随加工进度调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吴院士接过夹具,惊讶于它的精巧,每一个接触点都经过精心计算,既保证稳定程度又不会造成材料变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有材料的问题,”董传文继续说道,“这种超导材料在切削时很容易产生加工变形,我们试验了不同的切削速度和冷却方式,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加工方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