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种传统的人工方式总会在豆该里剩下一些黄豆粒,于是就便宜了此时的王凯。

        把几粒黄豆塞进嘴里,他又在身体周围不停地摸索,尖锐的干豆荚不停地扎在他手上也浑然不觉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两天光吃炒面了,当饱确实是当饱,就是干巴巴的没啥味。

        生黄豆其实也不好吃,嘎巴嘎巴硬,但是王凯硬是用口水泡软了黄豆,然后咬碎吞了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又摸了半天,却再也没摸到一粒。

        饥荒年头,能剩下这么几粒让他摸到已经够可以了,要是让生产队里的老人知道了,非得指着赵开山鼻子骂一顿不可。

        三年困难时期,农业生产都强调“颗粒归仓”,收割打粮都特别注意检查有没有豆粒散落,场院都有人仔细清扫,残留的豆粒甚至都趴地上一粒一粒地捡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好了,整个豆该垛里就那么几粒黄豆,也被王凯吃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再无收获的王凯无比后悔,那几粒豆子不应该一起吃掉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至少留着明天吃也行啊,不过他不相信再就一粒都没有了,打算明天再好好翻翻。

        翻身趴在窝棚里,王凯伸手从炒面袋子里抓了一小把,放在手心儿里小心意义地舔干净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