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敬,孙权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沉默,今斐曹相争,战火绵延,中原大地已是生灵涂炭。江东虽暂得安宁,然这安宁……某日夜难寐,总想着未雨绸缪。依子敬之见,若……若斐氏真能一举吞灭中原,整合北方势力,我江东当何以自处?若曹氏侥幸稳住阵脚,成功反扑,将骠骑击退,我又该如何措置?这江东之地……究竟该如何保全,又在何处寻求突破?
孙权提出的这些问题,也确实是展现出了孙权作为江东之主的担当。
如果是一般的资质的士族青年子弟,要么就是口嗨而不做实事,要么就是每天都高唱某鸡儿硬邦邦……
相比较之下,孙权和这些士族子弟,确实是不同。
但是很遗憾的是,孙权能提出问题,但解决不了,或者说是解决不好问题……
鲁肃默默的点了点头,没有马上说话,毕竟这些问题关乎江东的生死存亡,容不得半分轻率。
鲁肃微微俯身,凝视着舆图上的山川河流,眉头紧锁,陷入了沉思。窗外的晨光映照进来,跳跃到了鲁肃的脸上,将他脸上的每一丝忧虑都清晰地勾勒出来。他想起当年他初见孙权时,曾为其谋划榻上策,主张占据江东,联合荆州,伺机北伐,以图天下。可如今时移世易,荆州分割南北,南部反复争夺,江陵破败不堪,而更远的中原之地又是两雄相争,局势远比当年复杂百倍。
良久,鲁肃才缓缓抬起头,沉声说道:主公,肃愚见。若斐骠骑真能战胜曹丞相,统一中原,其势必然如日中天,锐不可当。届时,我江东若与之硬抗,无异于以卵击石。依肃之见,当暂避其锋,对外示以臣服之意,避免与之为敌,以麻痹对方。同时,对内则整顿军备,修缮城池,发展生产,积蓄力量,凭借长江天险,保江自守。待日后天下局势有变,或斐氏新政施行而出现动荡,再伺机而动,方为上策。
孙权憋着脸,似乎有些话想要说,但是最终还是没说出来,默默的点了点头,示意鲁肃继续。
上策么,一般都是听听罢了……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