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技术一提出,当下便震惊了以国的技术团队,认为我方有资格与他们一同研究开发第三方案的费尔康预警机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,以国当局不够坦荡,既想赚我国的钱,又想要白嫖我们的技术方案,于是一直拖拖拉拉谈了两年,直到1996年才算把合作方案定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,合同约定,中以共同研发的费尔康预警机,钱由我国出,核心收发组件由中方生产。

        合同签订后,许多人便不理解,咱们都掏钱了,为啥还要替他们干活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其实,咱们干的活越多,占的便宜就越大。如果我们把所有核心组件的制作都学会,哪怕后面合作出了什么意外,我们一样也能生产出自己的预警机。

        整个研发团队都深知这一点,因此都干的格外卖力,什么事都抢着干。合作期间,以国的研究团队对我方是什么满意的,都爱来这边出差。

        除了研发团队,国家其它方面也在努力,在经济合作上,不少爱国企业下场。

        苏家也想方设法争取到了帮以国加工天线罩和收发组件外壳的任务,这是一个投资巨大,产出甚微,稳赔的生意。只是,为了祖国的强盛,一切都值得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各路人马的共同努力下,基本上整一套的生产流程,我们都涉及了。这只是我们为了防止意外,而准备的一个备胎计划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幸好,我们有所准备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