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六岁拿到童生意味着,在拿到“童生”资格的五年内,脑力和精力都是最顶级,是最适合冲击秀才的。而冲击秀才必须年少,冲击举人不仅仅年少还要精力十足。
近年来,连中三甲的举子,都是在青少年时抓住了“精力巅峰期”做学问。
杭府大儒认定宣冲是“读书好种子”,显然就是宣冲抓到了自己的“精力巅峰期”。
这在那些见惯了科场新秀的大人眼里,是“能收心猿,能控意马,难得,难得啊。”
在享受同等教育资源的藩王子弟中,秀才的比例要比那些个书香门第的要小得多;核心在于藩王子弟们,在十六岁后,就有开枝散叶的任务,进而与婢女们玩乐!
而每天下面丢掉那些蛋白质,会让脑子的发育缺粮。宣冲没在这上面损耗精元。
对于宣冲来说,王大人亲自写这封信,其实意思很明了:安心做学问,干脆直接把你的海军武职给退了。
海军每年出海半年,忙碌于各种海况情况,对读书心思的影响是很大。
不得不说,这是对的;宣冲确定,自己如果耐心学习的话,分数能够上一大截。然而这却让宣冲有些为难。
…从军还是从文…
工业技术的积累和钻研,是不需要培养神童的;大部分工业生产岗只需中人之资专心致志即可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