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有更轻松的,像是做饭这种管后勤的,也就给个6分。
这种计分方式会让好多摸鱼偷懒的人过得很舒服,而且会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。
于是就出现了“干多干少一个样!”的平均主义,很是打击普通社员的积极性。
尤其是在1960年代后期,很多地区搞“大寨工”,工分不看工作量,而是看觉悟和态度评。
现在林场生产队进山伐木,虽然人不多,但是也有江湖。
不同的工作工分全都不一样,比如伐木的,给13分到15分,因为这个活算是技术含量比较高,也挺累,风险最高。
其次是打枝的和集材的,一般10分到12分,这俩算是体力消耗大,但是没多少技术上的要求。
再往下是归楞的,给8分到10分,这是辅助工种,是所有工种里给分最少的。
哦不对,最少的是做饭后勤,就像二队两个做饭大姐,也就给个7分8分不错了。
今天跟着霍老三这几个人,董大河干集材,另外三个都是打枝的。
尤其是大冷天雪地里睡觉还淌哈喇子的那位肖云柱,擅长一手一把小斧头,整天砍树杈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