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昂的定价只能倒闭市面上有需求的消费者,要么退一步买没有资质的老头乐,要么直接咬咬牙上七八万的代步车。
王景明浑身一震,猛然明白过来:“也就是说……咱们先用老头乐包围农村,然后在造一款有上路资质的车型将城市拿下,等到道路交通法规逐步完善,在入门车领域,也算是独占鳌头了!”
这个思路很简单。
但在这个新能源造车大潮的初期,却没多少人尝试。
主要还是因为,造一款车的试错成本往往太高。
如果不是第一款老头乐这么成功,给了他们这么大的信心,实际上他们内心也不会这么坚定。
等到再过两年,某些车型在这个领域试错成功了,被某些大主机厂突然发觉——
原来造入门车型的利润有这么可观,而且能飞快创造足够多的用户群体,极大增加品牌的扩张度。
才纷纷下场炸鱼!
许易:“没错,市面上虽然有很多三四万的入门级油车,但实际上和新能源赛道却不是一个竞争类别的,你们觉得新能源赛道最大的优势是什么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